美國黃石之旅2008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08.09.08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08.09.08
早就聽聞黃石公園的大名,因為她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的緣故,那些美麗的彩池和噴泉一直是我們向往的地方。經過幾個月的准備和期盼,我們終於出發了。
黃石公園位於美國Montana、Wyoming和Idaho州之中,離溫哥華有將近1500公裡的路程,由於我們選擇開車過去,而且預定的度假屋有齊煮食的設施,所以我們決定先去美國准備好食物,然後到度假屋時可以開爐煮食,免得到外面吃,一不健康,二來挨宰。
我們的路線是從Vancouver出發,先在靠近邊境的Birch Bay住一晚,准備好以後幾天要煮食的食物,然後沿I-5公路轉I-90公路一直向東,在Idaho的Coeur D』Alene逗留一晚,再跑一天的路然後抵達West Yellowstone,在黃石公園和南邊的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玩兩天後折返沿I-90回程,在Spokane住一晚後再經2號路游覽Dry Falls和Leavenworth(即德國村)後返溫哥華,全程接近3500公裡。
選擇Birch Bay是因為她有一些我們喜愛的天然食材,想象著如能帶上幾只象拔蚌上路該是多麼美妙的事情。於是在欣賞過Birch Bay美麗的日落,並美美睡了一個好覺之後,天一亮我們就往海灘去了。此時正是潮退之時,海灘上已有一些辛勤勞作的人們,雖仍是夏季,8月底早晨的海水還是有點冰涼,但並不妨礙興奮的我們向海灘的盡頭奔去。我們一邊找尋著象拔蚌的蹤跡,一邊掃蕩著沒來得及隨潮水退走的一些傻家伙如螃蟹和扇貝等。在走了十來分鐘,除了撿到一些扇貝和抓到一只正在睡懶覺的螃蟹外,我們一無所獲,難道僅僅帶這些和昨天收獲的蜆上路?正當我們有些失望地往回走時,同行的一個小朋友眼尖,「看,那裡有水噴出來!」這可是一個信號,它告訴我們那裡有象拔蚌,我們趕緊上前,看見這家伙正一邊噴水一邊把它的象鼻往下縮呢。我們拼命地往下挖,好家伙,當把這個傷痕累累的象拔蚌拔出來時,所有人都樂開了花。開了這個好頭,我們又一下子挖到了第二、第三只。要不是我們還要趕路,我想大家是不回輕言收兵的。
有了象拔蚌,我們底氣十足,在稍作加工後,我們帶著買好的和抓到的一起上路了。黃石公園,我們來了!
頭一天我們有700公裡的路要走,幸好一路上風光不斷,有清澈的湖、巍峨的峽谷、還有美麗的山花做伴,所以旅程不會太悶。中午在小鎮裡找了個帶湖景的公園吃飯,這下子帶來的燜燒鍋發揮大作用了,早上下鍋的飯此時燜得正好。吃著熱飯,從中國來的朋友高興地說:「真不錯,這感覺好極了!」
到了黃昏,我們進入Idaho州的境內,來到了我們要住宿的地方:Coeur D』Alene湖。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吹捧」,這個湖是世界上最美的五個湖之一。其他幾個湖我們不大清楚,但可能近傍晚天色已暗的緣故,我感覺她並非想象般美麗,我們在湖邊看了日落,比Birch Bay的黃昏還差些,但湖水是清澈透亮,靜靜的湖面泛著微微的波浪,以一個安詳的姿態歡迎我們的到訪。
第二天醒來,聽得沙沙的雨聲,從度假屋的陽台上看去,旁邊的Coeur D』Alene湖籠罩在一片灰灰的雲和雨之中,不禁有點失望,這鬼天氣!可惜我們是一幫匆匆的旅者,要不泡一盞茶,聽聽雨、看看湖也是很寫意的事情。匆匆的我們匆匆地趕往湖邊,趁著天開始放晴,我們慕名來到號稱是世界上最長的人行浮橋上。大家興致勃勃地踏上這條環繞湖岸游船碼頭一圈的浮橋,說要圍繞這世界之最走一遭。我可沒有這興致,反而是湖邊那些海鷗引起我的興趣,於是拿起相機追著它們一陣猛拍,直到它們累了,我也累了。
繼續東進,很快便進入Montana州的境內,路況很好,不知不覺間很容易就超速了。幸虧警察抓的是別人,於是一路上便小心翼翼,一來怕超速,二來怕在大直路上打瞌睡。反而是坐在副駕駛位的太座一路很忙,拿著相機隔著車窗一路亂拍。我說這車窗太髒了,一路上車窗可是粘了不少勇敢者或糊涂者(那些飛蟲)的屍體呢,但打開窗有不成,風太大了。她可不管,說外面風光那麼好,先照下來再說,反正是數碼的,不要的回去刪除就是。我想,乖乖,幸好相機有8GB的內存,可以讓她慢慢消耗。就這樣一路拍著走著,越來越靠近Yellowstone了,路的兩邊開始呈現出大片的草地,群馬或群牛也出現得越來越頻繁。忽然,我們注意到右前方出現了幾只鹿子,該是媽媽帶著孩子們出來覓食。它們的反應太快了,我們剛把車子靠在路旁,它們已警覺地離開了開闊的草地,跑進了樹叢之中,只留下我們對著相機裡它們模糊了的身影嘆息。不過這已讓大家很是振奮,要知道,黃石公園裡還有更多象它們般自由自在的動物在等待著我們呢!
經過兩天的長途跋涉,我們終於抵達了位於黃石公園西門的West Yellowstone。天已全黑了,小鎮裡也泛起了彩色的燈光。這是一個旅游小鎮,街上商店琳琅滿目、五光十色、游人如鯽、熱鬧非常。但疲憊的我們無暇其他,只是趕緊找到度假屋,趕緊Check In,然後趕緊在游泳池關門之前「沖」進去,「跳」入Spa池裡,「Cool」,一天的疲憊立馬全消,舒服極了!
早上起來,從West Yellowstone一出來便到了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的西大門,每車25元的門票可以在黃石公園和南邊的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玩一周,認真超值。一入公園我們便遇到動物性塞車:三只Mule Deer(長耳鹿)要過馬路,我們只好等它們過了才進行上路。園內基本限速在25或35miles(相當於50到70公裡),可能也是為動物們的安全著想吧。拐過Madison路口後,很快我們便見到遠方有多處地方正在冒煙,不過這不是森林大火,而是黃石有名的地熱景觀,那些噴泉和彩池離我們不遠了。但很快我們的視線便給一只Bison吸引住了:這是一只巨大的野牛,目中無人地悠然漫步,全然無視周圍一大堆其他「動物」的大呼小叫,以及那些「動物」所駕馭的汽車,橫跨過馬路,慢慢向遠方走去。
目送野牛遠去,很快我們便來到第一個景區:Fountain Paint Pot,這裡有大大小小許多的Geyser(間歇泉)、Basin(盆地)、pot(我想譯作彩池比較合適)等等,都是地熱形成的產物,反正到現在我還是分不清這些美麗東西的稱謂。它們安靜時,可以是個Basin,但噴發時又變成Geyser,所以有些名稱是兩個都有。但又弄不明白有些有叫Pot?而奇怪的是,明明兩個池靠的很近,偏偏樣子卻大相徑庭,一個色彩呈夢幻的藍色,一個卻是冒著灰灰的泥漿。一邊看著,一邊想著,忽然被路旁的巨響嚇了一跳:好家伙,原來是兩米開外的Great Fountain Geyser噴發,地熱儲存的能量到一定時候要爆發出來。先是噴出半米高,然後是1米,短暫休息後再全面爆發,一下子蹦到近十米高,沖起的濃煙籠罩了半天,水花灑向我們。我們躲避不及,幸好那水花不是燙熱的。然後附近的好幾個間歇泉也湊起熱鬧來,看來它們是一伙的,象開街頭音樂會般,來個全體大合奏。難得碰到間歇泉噴發,我們如同中彩般興奮,在它們的伴奏下,高興得手舞足蹈。
等我們清醒過來,我們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原來計劃兩天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提高一下流連的速度才行,於是趕緊往下一站出發。
不遠就是另外一個景區:Midway Geyser Basin,這個景區原不在所謂的網上評選黃石十大景區之一(權威性有待考證),但我想既然路過,那有不看之理,於是拐了進去。那裡分布著好幾個橢圓型的彩池(Basin),清清的Firehole河從旁流過,我們跨過Firehole橋,發現幸好我們沒有錯過這些美麗異常的彩池。我不知如何形容那些顏色,那些絕對畫家們夢寐以求的顏色,藍的透徹、綠的純淨、橙的鮮明、褐的沉淀,一圈圈、一層層堆疊成虛幻的圖案,水汽漫鋪於其上,山的倒影、樹的倒影以及迷幻的煙霧若隱若現,人走在其中,如同在光影陸離的仙境裡漫步。特別是最大的Grand Prismatic Spring,無不為它的美麗而傾倒,為它的優雅而贊嘆,為它的出現而困惑:難道真的是玉皇大帝的翡翠盤子失手掉落了人間嗎?此時此刻,真切感受到何謂「此景只應天上有」了。
看完彩池,我們便來到著名的Old Faithful老忠實間歇泉景區。它可以說是黃石公園的地標,以定期噴發而著稱於世,人稱老忠實。不去看老忠實,就不算來過黃石,它儼然成為一種黃石文化的代表。當我們來到景區,也深深感受到這種氛圍。這裡車多人多,離預報的噴發時間還有1個多小時,便已有不少的人圍坐在老忠實的周圍等候著。看來它的Fans還真不少,自然包括我們這一幫了。時間還早,我們便在老忠實景區周圍游覽,那裡也有不少的小巧玲瓏、各具風格的間歇泉和彩池,有的如火山口、有的象耳朵、有的兩兩相連、有的相映成趣、有的灰不溜秋、有的色彩斑斕、有的在冒泡、有的則在「嘆」氣。不知不覺間一個小時過去了,還有幾分鐘我們來到老忠實前,那裡已嚴嚴實實地圍滿了它的忠實擁躉。12點44分,老忠實果然准時噴發,大概最高有三十米吧,但時間只有幾分鐘,老忠實便歇息去了,給人有點名聲在外的感覺。
離開老忠實,我們向南行暫時離開黃石公園,因為計劃中我們要去南邊的另一個國家公園Grand Teton大提頓。我們沿著林中山路緩緩而行,一路由於限速的關系(只有25miles),車開得有點昏昏欲睡了。幸好中間經過Lewis Lake和Lewis Falls,漂亮的瀑布和流水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大提頓公園在黃石南邊約百余公裡左右,不算遠,但由於公路的緩慢,人又有點打混沌了。
忽然,遠處隱約出現一排山脈,從地表拔地而起聳立有如萬丈,哦,那形容有點誇張,但幾千英尺是有的。由於山峰的相對高度大,顯得特別的高聳挺拔,這就是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了。我們遙望著這排山峰前進,終於來到了一個很大的高山湖的旁邊。Jackson Lake到了,依傍著這排以大提頓山為首的俊峰,清清的湖水顯得特別的溫柔,湖邊的矮樹和野花襯托起美麗的前景,可惜還是無緣看到巍巍高山的倒影。
沿著Jackson湖走著,一路是湖光山色,但景色沒有什麼變化,走著不禁有點單調。忽然前面一排大山擋住了前面的去路,只剩下山下的樹林裡隱約有條小路可走,我們的車隊一下子隱沒在深林之中。這是一條單行道,兩旁盡是密密的樹林,連陽光也淹沒了。感覺走了很遠,不知道盡頭的時候,前邊透出一簇陽光,然後漸漸開朗起來。拐個彎下了坡,前邊居然是個湖!這該是珍妮湖(Jenney Lake)了,我們來到湖邊,太陽很猛,透綠的湖水很清。猛烈的陽光透過山巒打在湖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大人們忙著看風景照相,小朋友們也終於可以在湖邊玩玩水,扔扔小石頭了。雖不是仙境,但兜兜轉轉來到這個美妙的地方,對著這般恬靜的風景,心情可以很是放松了。
從Grand Teton回程,心急的我們很無奈地開著或35或25miles的時速望黃石趕。說實在的,這段路唯一的風景可能是那些被1988年那場大火摧毀過的那一大片一大片的殘林了。只見原本很茂盛的深林消失了,只剩下光禿禿的還殘留著黑黑燒過痕跡的樹干,如警告牌般向人們昭示著深林大火的威力。不過我想這也是自然循環的一部分吧,看著這些仍然挺拔的禿林,雖然不知它們的生命是否依然延續,但還是不禁有了些敬意。
近黃昏的時候,我們回到了黃石公園的一個景點West Thumb。這又是一個由Geyser、Basin和Pot組成的景區,不同的是它靠近黃石公園最大的黃石湖。太陽漸漸西沉,暮色下大大小小的彩池靜靜地倒影出小樹的優雅或者落日的迷蒙,濕潤而溫柔的水汽輕拂著我們的臉,我們在彎彎曲曲的木橋上漫步,和附近同樣悠閒的一只長耳鹿打著招呼,然後輕快地走向黃石湖畔。在紅霞的映照下,湖對岸遠山落得一片緋紅,把黃石湖裝扮得格外的嬌媚。湖中一大群的小水鴨引起了大家的興致,它們先是匯集在一起成群結隊的,一會又分道揚鑣了,看著它們在水中悠然嬉戲那份快樂,連湖邊的我們也感染了,我們把腳步放得最輕,生怕驚動了它們的悠閒。
回度假村的路上,天已開始黑了,開著車燈在黃石的路上跑,需要的是「小心」二字。在路上我們遇到有可能剛用過晚飯出來「溜達」的野牛,大搖大擺地佔著一邊車道,悠悠地在我們車旁經過,看著它在眼皮底下慢慢走著,連它仿佛憂郁的眼神都看得一清二楚的,我可是有點兒害怕了,怕把這個巨大的家伙激怒了,大氣都不敢吭一聲。害怕的還有在黑黑的路上忽然前方車燈下閃過一只好像狐狸般的身影,就差一點車子就沒把它輾死。後來後面車子的同伴證實這是一只狼,乖乖,這下子整個清醒了許多,瞪大眼睛注視著路面,不敢有一絲疏忽,直到安全抵達。
旅途的又一天從黃石公園的晨曦開始,萬裡無雲的晴空開始給人燙熱的感覺。這天我們主要游覽黃石公園的北半部,頭一個景點是Norris景區。我們一看導覽圖,便有點懵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景區,我們這幫有老有小的走起來可是吃不消的,而且我們的時間表也不允許。於是我們只有隱痛割愛,選擇了走最小的那個圈,其他的兩個大圈留待以後重游吧。與其他的景區又不同,Norris景區的特色除了Geyser和Basin外,它還有些彩色的小河,那些因為地熱和細菌侵蝕形成的地貌與彩池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趴在布道的木橋上細細觀察,那種如同琉璃畫般的美麗是無法形容的。那裡還有許多的小噴泉,其中有個還是雙噴頭的,大家覺得有趣,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什麼時候這兩個噴頭會合在一起呢?
時間緊迫,我們繼續開路,但我們卻一路走的很慢。為何,因為總是有些Viewpoint(路邊的觀賞點)吸引我們停下來。山路上那些咆哮的瀑布、陡峭的山壁、嶙峋的怪石、奇特的松樹以及爛漫的山花,總是在恰當的時候出現,吸引著我們的眼球,消耗著數碼相機裡的內存。
走走停停,總算我們到達了位於黃石公園北邊的Mammoth Hot Springs(巨象溫泉)景區。這也是黃石很出名的景點,與國內的黃龍類似,也是由沉積岩石如梯田般層層疊疊組成,不同的是,這裡規模大的多,而且還有溫泉,自上而下,流經這些奇異的台盤,熱騰騰的水汽籠罩著這些或白色或黃色的盤石,老樹枯木盤桓其中,芳草菲菲,流水潸潸,形成一幅如同油畫般色彩鮮明的風景。我們行走於木板布道上,穿梭於其中,或上到最上層,俯瞰整個盤地的層層梯田,或抵達底部,仰視盤頂巨石,看煙幕繚繞,水氣騰騰。處處美景目不暇給,不禁驚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溫泉景區附近的野餐區用過午餐,稍事休息後,我們繼續沿著山路往東行走在高山峽谷中,我們經過三級跳的Undine瀑布,穿行於Tower-Roosevelt峽谷之間,從高處看峽谷中川流不息的溪流,正是這些不算澎湃的溪流,硬是在高山中開鑿出這個奇特的景觀,峽谷中整齊排列的岩石讓我們不敢相信這是天然而成,峽谷底部如定海神針般的石林卻又參差不齊、風格回異。而Tower瀑布更是這些奇觀的綜合體現:只見溪流沖出峽谷,擠過密密的石林奔流而下,跳下40多米高的懸崖,即便粉身碎骨也毫不猶豫。
黃石的風景不斷,剛從一個峽谷出來,很快地我們又進入了另外一個峽谷:著名的黃石河開鑿出的Grand Canyon of the Yellowstone黃石大峽谷。如同看電影一般,我們進入故事的又一個高潮了。從Artist Point觀景台遙遙望去,高達94米的下瀑布氣勢澎湃,水氣蒸騰。在下午的陽光照射下,黃石河上水光粼粼,峽谷兩邊黃、白、褐、朱等彩色峭壁炫耀著絢麗的色彩,青翠的松樹點綴其中,整個峽谷如同一幅精彩絕倫的彩墨山水畫。轉過身來,細看近處峽谷上的各種奇樹怪石,又是不同的感受,那真真不正是各種盆景的放大版嘛。看,這邊有雄雞一唱天下白,那邊有苗條少女亭亭玉立,你想象力夠的話,這裡可以有好些故事可以演繹。離Artist Point不遠,是33米高的上瀑布,剛看過宏大的下瀑布,上瀑布就顯得不是那麼有意思了。但我在那裡發現有一條步道可以抵達下瀑布的底部,但由於時間不早了,有些人也開始想著回住處了,走這條布道又可能會花費一些時間。怎麼辦,正在問路人時,一個同伴跑來問,有什麼看,我說:去下瀑布底。哇!好呀,去不去?或者跑下去,可能不用多久?導游圖上說只有500英尺,該不遠吧。不如我們先跑去看看?好!於是,頭腦一熱,我倆便沿著崎嶇的山路往下跑了。
跑了一半,有點不對勁了,上來的人怎的個個都慢慢悠悠的,看著我們兩個跑下山的人象看瘋子似的。趕緊問人,她說下面還要走幾十層樓高的鐵梯下去。乖乖,跑到半路了,怎麼辦,硬著頭皮繼續吧。
於是沿著鐵梯繼續,這次不敢跑了,而是小心翼翼,不知下了多少級,遠遠便聽到轟隆的水聲,再走進些,看到巨大的下瀑布從天而降,拋下奔騰的水流扎入黃石河,騰起巨大的水幕,在陽光下映出一道彩虹。我們終於可以近距離的觀賞這雄偉的瀑布了,而我們發現這瀑布的水居然是綠色的,在陽光下,如翡翠般的通透。我們邊喘著氣,邊欣賞著瀑布,邊趕緊打電話通知其他人下來看。卻發現手機怎麼打都是不通,匆忙間我們又忘了帶對講機,這時我們才知道犯了一個違犯紀律的錯誤。於是我們趕緊拍了照片和錄像後往回趕,抬頭一看,慘啦,我們要爬好幾十層的樓梯!下樓容易上樓難,我們只好一步一個腳印咬緊牙根往上爬了。終於回到停車場,自然我們遭到了「世人」的詰難了,什麼不打招呼,不帶對講機,不遵守團隊紀律,還有我們倆是司機,車鑰匙在我們那,結果他們連車子都不能進,只能在停車場干等,還讓他們擔心等等。當我們解釋下面風景很美所以下去時,卻惹來了更多的口誅筆伐:那為什麼不帶我們下去?惟有趕緊低頭認錯,以熄眾怒,然後乖乖地倚著眾人的指示回程了。
黃石黃昏的路總是跑的慢,如昨日一樣,回程中我們又遇見一些鹿群以及同樣是大搖大擺的野牛,同樣低著頭,同樣是大咧咧地在公路上招搖。我們說笑道這家伙是否昨天那個,受薪按時出來做Show的。當然,別忘了黃石的落日也是美麗的,我們靠在一棵枯樹旁,拿起相機對著如咸蛋黃般的落日,記錄下它從樹丫山巒之間慢慢墜落的過程,卻不想有人黃雀在後,也把我們的背影給記錄下來。
兩天的黃石之行過得很快,我們有點不舍,臨別前還去了West Yellowstone裡一個關於熊和野狼的博物館,拜會了在公園裡沒有遇見的熊,然後加滿油,踏上了回溫哥華的旅程。
我們基本沿著來路I-90公路回溫哥華,但回程中我們也順道看了一些景點。在下午時分我們來到位於Deer Ledge小鎮的Grant-Kohrs Ranch National Historic Site,這是一個原來由德國移民經營的大牧場,後來賣給了政府,現在成為國家遺跡供人們參觀。我們到的時候,工作人員就快下班關門了,但他們還是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這幫遠方的客人,帶我們參觀了保留完好的牧場主人的豪華古老大屋,帶小朋友們看了牧場裡的小雞和小貓,還讓他們去喂牧場裡的小牛。小朋友們顯得歡欣雀躍,親切地叫著小牛的名字,個個溫柔得好像小牛的媽咪。牧場的女鐵匠還向我們演示了如何打造一支鐵鉤。不過吸引我的卻是屋角一個用中文寫著「鐵匠」字樣的牌子,可能是華人參觀的多,他們也要趕上世界潮流了。
這晚我們在Washington州的Spokane市住下來,第二天吃過酒店豐富美味的自助早餐後趕緊出發。旅程的最後一天了,我們准備順道游兩個景點,所以時間對於我們來說,永遠是不夠的。
從Spokane出發我們走的是另外一條2號公路,沿途我們經過大片大片金黃的麥田。沒想到麥田也可以這般美麗,豔麗的藍天底下,成熟了的麥田是金黃色的,收割了的是褐色的,這一片幾種顏色相間者,構成美麗的幾何圖案。而我們行走在黑色的柏油路面上,穿越這一片金黃,指向那蔚藍的天空,一路上,你不會覺得單調。
接近中午時分,我們來到Grand Coulee Dam。這是一個大壩,壩不算很大,倒是大壩後面湛藍的湖水、蔚藍天空中的朵朵白雲以及岸邊那些燦爛山花更吸引著我們。趁著停車場只有我們三輛車,於是我們整個車隊也來張大合照,嘿!還真有點氣勢。
離開大壩向南,我們預計下一個點是Dry Falls。沒想到途中的美色卻讓我們的車隊滯留了不少時間。原來這一段路我們經過的是一段大峽谷,兩岸峽谷高山連綿、奇峰突起、怪石嶙峋。峽谷中是狹長的Banks湖,湖水清澈,在陽光下透出奇異的藍綠顏色,湖邊芳草菲菲。偶爾在湖中有一小島,上有小樹和山花,如盆景一般精致可愛。我們有時在湖邊取景,在蘆葦旁看湖中群山倒影;有時跑到高處,遙望峽谷全景,翠湖、沙丘、遠山、藍天、白雲,好一個風光無限。這段風光可是「Bonus」,意外地收獲,因為在許多的旅游介紹裡均沒有提及Banks湖,而我們認為這段峽谷風光之美可以說不遜於什麼科羅拉多大峽谷的。
由於在Banks湖的時間大大超出我們的預算,直至兩點鐘我們一行人飢腸轆轆才來到Coulee City這個小鎮找吃的。後來找來一間賣漢堡包和三文治的小餐廳,眾人各自點了東西便一邊等候一邊討論下面的行程。沒想到這是間「慢」餐店,師傅抱歉地跟我們說只有一個小烤爐,要我們慢慢等。幸好「慢」工出「大」活,等我們點的套餐出來時,大家都很意外。同樣的價錢,他們的分量比麥記的就大得多了。如其中一份5 Small Hamburg 竟然有5個「小」漢堡包,每個都跟麥記的Mac差不多大,結果那位仁兄吃了兩個就撐飽了。而我點的一份牛扒三文治,那兩個牛扒就跟其他餐廳的牛扒一樣分量,還可以用刀叉來分享,也可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三文治,結果我也給撐得很飽。
吃飽喝足,從Coulee City出來沒多遠便是Dry Falls,這是一個冰河時期的遺址。在冰河時期,這裡曾經有過一個巨大的瀑布,無論寬度、落差以及氣勢都要比現在世上最著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要大得多。可惜由於氣候和地理環境的變遷,現在這裡只遺下一個巨大的山坑。但僅從殘留的遺址,我們也可以想象出當時瀑布的那種一往無前的奔騰氣勢。
由於時間很緊迫,後來我們的行程只好壓縮了,在Leavenworth德國村我們只是匆匆停留了一會,體驗一下那裡精美的建築和歡樂的氣氛。然後騰雲駕霧似穿過一段山路返回I-90公路。終於等回到溫哥華時已是半夜生更了。
此次黃石之旅,我們收獲良多,黃石公園以其全世界最豐富的地熱景觀而著稱,並匯聚翠湖、高山、峽谷、瀑布、流水、森林、動物等豐富景觀於一體。在我看來,黃石公園既有九寨溝水秀之美,又有黃龍瑤池之妙;既有如張家界般彩墨山水畫,也有班芙般森林和高山湖泊。當然,不可比擬的是它最為豐富的地熱景觀,那些無處不在的間歇泉、溫泉和彩池,令人嘆為觀止。而且,即便是來回三千公裡的路程,也是一路風光不斷,絕不冷場。當然,由於時間的關系,有些地方我們是匆匆掠過,留下了些遺憾。不過這也是旅游的巧妙之處,留些想象的空間,也留些理由給自己,下次,我們還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