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ver Creek Spawning Channel威化溪產卵水道
Location位置:17780 Morris Valley Road, Harrison Mills
Highlight看點:Salmon return, autumn colors.三文魚回流、秋色。
Round-Trip往返距離: 5km
Elevation Gain爬升高度:20m
Difficulty健行難度:*
Rating景觀評級:***
Location位置:17780 Morris Valley Road, Harrison Mills
Highlight看點:Salmon return, autumn colors.三文魚回流、秋色。
Round-Trip往返距離: 5km
Elevation Gain爬升高度:20m
Difficulty健行難度:*
Rating景觀評級:***
【图文Kevin Xu徐永強】來加拿大不久,便聽說了有關三文魚回流的故事:三文魚的一生就是一個輪回的過程。三文魚卵在菲沙河的河床上孵化、出生並成長,然後隨河順流而下,奔入太平洋,四年後,這些長大的三文魚開始回流。每逢秋季,成千上萬的三文魚由太平洋重返自己出生地河流,逆流而上,歷經各種苦難,循著水道回到河流地源頭產卵、繁殖,然後相繼死亡,結束自己的壯烈旅程,蔚為大自然奇觀。
位於卑詩省夏禮遜 (Harrison Mills area)附近的威化溪,是觀賞紅鮭的主要河域之一,每年10月可觀賞到約六萬條的紅鮭回游、產卵,另外,也可以看到部份的狗鮭和粉紅鮭,溪畔還設有紅鮭展示場開放參觀。威化溪產卵水道的建造主要是為了有效維持紅鮭的數量,由於1960~1968年之後,鮭魚產卵河床受到洪水的侵襲破壞,使得鮭魚數量銳減,為了扭轉鮭魚數量驟減的劣勢,於是在威化溪旁建造了一條長達2932公尺的人工淺溪,底下鋪上小碎石,兩側用大石築成,也就是所謂的產卵水道來搶救魚卵。這等於以人工方式延長了威化溪,讓洪水不再侵蝕河床碎石,現在,這裡生產的紅鮭數量,是1965年前水道未建之前的200倍以上,在水道中孵出的魚苗比例高達80%,是鮭魚保護相當成功的例子。只見兩三米寬的平靜流動的溪水裡,密密麻麻擠滿了數不清的三文魚,許多身體已開始泛著紅色,它們都在拼命地向前悸動著。溪邊散落著許多三文魚的屍體,遍體鱗傷的場面確實有些可怕。沿著小溪慢慢走著,大家都沉默不語,這時很難用「觀賞」這個詞來形容。畢竟在我們面前的風景雖美,但空氣中卻有些一些血腥的味道。
為了模擬自然的生態,人工小溪上每隔一段距離設置了一個斜坡,這樣三文魚到了這個斜坡便要奮力的飛躍上去。許多的三文魚都不能一次成功,它們每每都要躍起、掉下、後退、再躍起,這麼反復幾次方可越過。有些位置的難度很高,用句中國傳統話說,能飛躍過去的都如「鯉魚躍龍門」般十分不簡單。由此可以想象,三文魚從遙遠的太平洋回流,經過了漫長的旅途,其中的經歷是多麼的艱辛。現在,這些三文魚已經歷經了千難萬苦,在這裡正作出最後的沖刺。在一片屍橫遍野的盡頭,全身變得通紅的三文魚在它們的目的地——菲沙河的河床上產下魚卵,並最後力歇而亡。在它生命結束的時候,魚卵孵化,下一代的生命誕生,然後開始一個新的生命輪回。
這確實是一次令人難忘的體驗,在這條小溪上,我們也可感受到三文魚回流場面的波瀾壯闊,三文魚為新生命的產生而至死不渝的偉大,它們歷經千難萬險而無所退縮的毅力,它們堅持到底、不屈不撓、目標堅定的信念,還有它們的頑強意志,都讓人們驚嘆不已和由衷佩服。
飛躍斜坡
回流
成為海鷗的盤中餐
許多三文魚身體已開始泛著紅色
屍橫遍野
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