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 Canyon盒子峽谷探索之旅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1.07.22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1.07.22
一大早便被心急的林先生電話叫醒:「我們現在過來了,你們准備好了沒有?」
溫哥華的夏天姍姍來遲,即便是7月中旬了,卻全然沒有往年的盛夏模樣。在加拿大東部省份一片「水深火熱」的時候,溫哥華卻依舊涼風習習,還常常陰雨綿綿,如同春天依依不舍般。這對於喜歡戶外活動的人來說,實在是一種耐心的煎熬。
這不,進入到應該的夏季,我們早早便計劃要出外走走,卻一再被下雨的天氣所阻礙著。直到這兩天,天氣預報還是「含羞答答」、「欲雨還休」的。酷愛山水的林畫家實在按耐不住了,因為他在一張海報上發現了一個別有洞天的地方,就位於我們常去的海天公路一帶,而這個地方卻是我們一直不知道滴!
說實在的,Box Canyon這個名字還是第一次聽到,所以當林先生的女兒Amy把路線圖給我看的時候,我和她都是心裡沒底的。甚至我們去到Squamish的訪客中心,那裡的工作人員也是一頭霧水,他所作的事情和我們之前做的一樣,就是上網Google查詢,然後給了我們一張我們已經有的路線圖。
不管他了,反正路在口邊,邊走邊問唄。
從海天公路一直向北,在離開Squamish訪客中心不久,我們便離開海天公路,沿著Squamish Valley Road向西北前進。巍峨的雪山冰川、隱隱約約的陽光,一路陪伴著我們在這條安靜的鄉間道路上。走了一段,我們遇到了幾個途人——看來是父母陪伴著一個美麗的小女孩騎馬。小女孩騎在高高而溫馴的大馬上,英姿可人。但我們的重點是詢問她的父母,前面是否有我們期待著的Box Canyon。他們看來好像也不大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Box Canyon是有的,前面的路上就有兩個瀑布,然後穿過橋跨過河,會有所收獲。
聽他一說,原本心情還七上八下的Amy立馬來了精神,「看,我說的沒錯吧。繼續前進。」
繼續前行,果然在拐了彎後不久,我便看見遠方的山崖上飄逸著兩個瀑布,一個由於被樹叢掩蓋了,只能看見一些白影。一個高高的,從山上的雪頂下奔騰出幾段,我想高度比海天公路上著名的Shannon瀑布還要厲害,可惜距離較遠,感受不到瀑布的奔騰氣勢。
我趕緊鳴喇叭告訴已跑在前面的林先生他們,沒想卻驚動了剛好路過的幾個騎車者。於是我們便順便向他們詢問一下Box Canyon。友善的他們讓我們得到了更加明確的答案了,Box Canyon就在前面,穿過橋跨過河。到了一個電站,然後繼續走就是了。
那好,我們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穿過橋跨過河,景色越發幽深秀美,道路卻越發狹窄難行。柏油路消失了,我們行走在坑坑窪窪的砂石路上,有些風塵僕僕。
終於到了河邊的一個電站,那裡河水湍急,用於發電正好。但旁邊一條羊腸小路延綿著「爬」上深山裡,高深莫測,讓我們頗有些猶豫。山邊的溪流旁,有人端著盤子作淘金狀。我們問他們知否Box Canyon,他們也不知道。這個當然,因為他們和我們來的目的大不一樣。剛好有車下來,於是我們又逮住他們「問話」。他們的答案讓我們興奮,上邊的路是安全的,而且離我們的目的地該是不遠了。
我們開始了最後一段狹長的上山路,砂石不斷碰擊著車胎和底盤,讓人有些膽戰心驚,擔心這嬌氣的城市車能否勝任那山野粗曠之旅。一路上沒有任何的指示,告訴我們目的地該在哪裡。終於在一個分叉口上,究竟是繼續向上還是往下,我們需要作出判斷。後來想想,我們也爬高了不少了,這峽谷不會很高吧?
於是選擇往下,在拐了一個彎之後,我們終於在一座橋上看到了湍急的河水。應該也算寬闊的河面,河水居然是千軍萬馬、勢不可擋的,如同有不可一世的力量在翻江倒海!我們在詫異於這力量為何如此強大的時候,轉過身,在橋的另一邊發現了這力量的源泉。原來急流奔瀉往的,是一個幽深的峽谷,Ashlu Creek河面在那裡突然收窄、下墜,如同被一個巨大的黑洞吞噬般,巨大的落差形成了奔騰瀑布、咆哮的洪流,水的力量在此一覽無遺!
這應該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Box Canyon了。但林先生他們還不是很肯定,因為他們看見的峽谷的角度不是如此的,於是我們還得繼續探索下去。
我們往密林裡探尋著,發現裡面居然有幾個年輕人在露營,帳篷隨意地擺設著,篝火燒得正旺,炊煙在叢林的陽光中升騰,輕快的音樂聲震蕩著,現代的產物和原始的自然在這裡交融成一種美妙的氣氛。我們再一次問路,知道有條小路可以去到峽谷河邊,於是繼續我們的Box Canyon探索之旅。
那小路其實不是路,只是前人走過印出來的足跡而已。濕潤的叢林、苔蘚和空氣交錯在這裡,我們一腳深一腳淺地向著轟隆的河邊走去,終於踏上了Box Canyon那些仿如刀削斧劈出來的峭壁。
林先生是在一個介紹皮劃艇急流探險的海報上發現這個峽谷的,但我們所見,不得不佩服那些急流探險的人,他們在這個滿布刀削般岩石、危險的河面上穿行需要多麼大的勇氣。至少站在這咆哮著的河谷旁,我們是小心翼翼,不敢造次的。峽谷最寬處有10來米,最窄只有2、3米寬,原來寬闊的河面在這裡收窄了,水流速度暴增,再加上連續有幾級的落差,形成這裡險峻的景觀。也不知是否是人工切割還是流水的打磨,這裡的岩石都是整整齊齊的,線條感十足。Box Canyon盒子峽谷,難道得名於此?在這裡劃皮劃艇,確實是勇氣和技巧的大考驗。怪不得吸引了那麼多人來這裡探險了。但我們奇怪為何這裡不成為一個景點,或者一個公園,甚至連個指示牌都沒有,害得我們尋找了這麼久。或者裝些欄桿,也讓大家看的安心。或者這是加國對自然環境保護的一種方式吧,讓其保持自然的形態,就是一種最好的保護。相對比國內風景區的那種商業氛圍,這裡就野趣十足的多了,雖然沒有那麼舒服,但也充滿了樂趣。
這不,我們為了探秘這景色絕美但危機重重的峽谷,需要沿著峽谷河邊攀爬著,跨過倒伏的樹干、避開濕滑的青苔,沿著流水的方向下探。每到一個觀景點,便又是一個新的角度。
大自然的創造力是無窮的,雖然面對這些峻峭的岩壁,我依然無法相信流水可以把堅硬的岩石或打磨得如此光滑、或雕鑿得這般整齊。每一幅的流水和峭壁的組合,都可入畫——這是林畫家說的。
或者這就是探索的樂趣吧,雖然相對於事前清楚路線來說,這樣的尋覓過程頗費時間,而且有可能失望而回。但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期待美妙景色的心情引導著我們不斷向前。每證實了前路可行,或發現新的景色,那種滿足感是不言而喻的。其實細想一下,每個人移民加國,也是在經歷著這麼一個探索的過程。前路茫茫,方向不明。每個人特別是第一代的新移民,都要在不斷的探索中修正著自己的方向。探索的過程固然是艱辛的,有的人後悔不已、有的人半途而棄、有的人轉換路徑,也有的人持之以恆、目標明確,當然,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說回我們這次的探索,最大的得著是尋覓到了一個美麗的景點,一路上還得到不少素不相識的人的幫助,感受到當地人的熱心。我想林先生回去後會閉關一段時間啦——這麼多的素材,可以畫上一陣子了。而下次再去Box Canyon,就不需再尋尋覓覓了,只需認定方向,勇往直前就是了!
盒子峽谷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