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博物之旅(三)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5.09.12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5.09.12
今天的主題是繼續看博物館,上午去的是國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館(Smithsonian 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也是位於國家廣場的博物館群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博物館,各展廳陳列飛行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各類飛機、火箭、導彈、宇宙飛船、及著名飛行員、宇航員用過的器物,多為珍貴的原物或備用的實物。其中太空部分是我們較感興趣的,如「阿波羅」11號登月艙、空間站、美蘇火箭對接、哈勃太空望遠鏡等等;另外也有軍事迷不會錯過的二戰時期的許多名機如美國的「野馬」、日本的「零式」、德國的「梅塞施密特」、英國的「噴火」;還有德國的V-2火箭,也醒目地矗立在大廳裡;曾多次入侵中國領空偷拍,並被中國軍隊用導彈擊落的「U-2」偵察機也赫然在列。更有不少的互動游戲,讓小朋友們在游玩的同時了解更多航天航空的知識。
國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館旁邊便是國立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我們順便去看了一下。博物館的外形很有特色,像是黃色的大岩石,讓人想起夕陽下的西部絕壁,在國家廣場中顯得與眾不同。好幾層的博物館展示了羽毛頭飾、戰斧、槍支、掛珠項鏈、編織籃、毛毯和陶罐等的印第安人傳統服飾和生活用品,也有他們現在的民族發展和生活狀況。不過我們只是看了部分,以及其中的一段短片,看片的同時又可稍作休息,因為我們的重點不在這裡。
我們要看的還是國家藝廊,昨天西翼未看完便到時間了。這次先從東翼開始看起,國家藝廊東翼是由著名的華裔建築家貝聿銘設計,他也憑此設計奠定作為世界級建築大師的地位。走進展館,可以感受到設計對空間處理的獨具匠心,三角形、金字塔、開放空間,這些影子在日後的羅浮宮設計中也可看到。不同的只是,這裡的設計一開始就廣受好評,而在盧浮宮的設計則備受爭議,從此可見兩國文化的大不同。可惜展室正進行裝修不開放,只見一些現代的雕塑在大廳陳列。
從東翼可經過一條星光閃爍的隧道到達西翼,我們繼續昨天未參觀的部分,重點看那些大師級的雕塑作品,來自羅丹、德加及布端奧思科、彼得羅馬尼、委羅基奧、洛蘭、貝尼尼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家們,還有巴托爾迪(紐約自由女神像的作者)等等,栩栩如生、神態動人的雕像只能仰望。此間有一群來自中國的游客到訪,導游滔滔不絕地介紹羅丹的作品,神情可是十分的激動哦。藝廊內正好有法國印象畫家居斯塔夫·卡耶博特的個展《畫家的眼睛》,展出有他一系列描繪法國巴黎街道人物和風景的繪畫,十分難得。
如同昨天一樣,在五點半國家藝廊閉館後,我們繼續轉戰依然開放的其他展館。今天去的是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和國立肖像館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其實這兩個館是在同一座建築物裡。美國藝術博物館主要展出美國藝術家的雕塑、油畫作品,雖然相對歐洲的藝術作品的名氣來說稍微遜色,但也不乏精彩的作品,四層的展廳也是讓人走得腳痛的地方,但確實值得一看。而旁邊的國立肖像館則以肖像為主,按美國歷史的不同階段展示包括詩人、總統、空想主義者、惡棍、演員和活動家在內的肖像畫或照片。其中最為值得一看是美國歷屆總統的肖像油畫,是位於白宮以外的國內唯一完整的總統畫像收藏,每幅都刻畫得十分入神精彩,充分表現了總統們的不同風范和神采。
國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館(Smithsonian 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
國家藝廊西翼
國家藝廊東翼
國立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國立肖像館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