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故鄉記憶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3.12.19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3.12.19
——談即將淡出的人力三輪車
對離開故鄉的人來說,故鄉的風俗和景物是記憶中的一部分。在他們懷念故鄉的時候,那些熟悉的風物常常會成為記憶的載體,引導他們尋覓故鄉的人和事,重拾故鄉的那種人文情懷。
我的故鄉在中山,很自然地在我的記憶裡,有一些東西是難以忘懷的,甚至成為故鄉的一種象征。在我的記憶裡,常常會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從家中的步行街出發,招手叫上一輛人力三輪車,車子一般可載兩人,遇著微風細雨,可把防雨簾拉上,然後車子悠悠地出發,沿著步行街踏上岐江橋。我們一邊和車夫聊著一邊觀賞兩岸的風景,河面吹來的微風,寫意怡人。我們常去西郊,路程不遠、車資也不貴,坐人力三輪車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那種情懷和悠閒是出租車所不能取代的。
然而今年回中山,這種故鄉的記憶卻被現實無情的粉碎了。中國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故鄉中山也不例外,每次回鄉總有日新月異的感覺。但這次,有些東西卻難以接受。首先是地標岐江橋的消失,雖然之前已知道這只是暫時的,也明白危橋需要重建的道理,但望著空蕩蕩的岐江河,失落感依舊強烈。然後走在步行街上,時不時要小心闖入的摩托車,再看看街上跑的三輪車,已全然沒有那種悠閒的步伐,換之以匆忙的,甚至於橫沖直撞!親友告訴我,千萬不能坐這種改裝三輪車,沒有牌照、非法加裝電機,在馬路上違規亂開,你要坐上,去的目的地不是醫院便是閻王爺那裡。
當時一種失落感馬上充斥了我的內心,以至於從故鄉回來,那種感覺依然久久不能平息。今日更從故鄉朋友那得知,中山城區將禁行人力三輪車。明年2月28日後,在中山有著近70年歷史的人力三輪車將退出歷史的舞台。這對於離開了故鄉的海外游子來說,不能不說十分的遺憾——關於故鄉的拼圖又失落了一塊了。
當然,關於人力三輪車的退出,看來政府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這幾年來非法改裝和營運的三輪車讓有關部門頭疼不已。只是,是否一刀切砍掉了三輪車這古老的交通工具就可根治交通問題呢?即便在北美滿街跑汽車的地方,人力三輪車依然有它存在的空間。我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市就看見人力三輪車,以悠閒的旅游交通工具的面目出現。同樣道理,人力三輪車作為城市人文風貌的載體和旅游交通工具,在中山是有它的存在道理的,特別在交通日益擁擠的舊城區和提供環保概念的現代社會,在此希望有關部門深思。
至於交通管制的問題,其實有許多經驗可循。加拿大沒有交通警察,但交通秩序整整有條,靠的就是素質和管理。素質自然靠教育和宣傳培養,管理則是靠重罰。在北美的交通事故中,肇事車主需要為以後幾年增加的保險費用買單,自然非常心疼,以後開車也會小心遵守交通規則。
對於非法改裝的三輪車,需要的是多宣傳,讓市民認識到非法營運沒有保險的改裝三輪車是危險而不能坐的,沒有市場自然就會被淘汰。同時加強管理,讓真正的人力三輪車有空間生存。我相信,人力三輪車不會是毒瘤,而只會為故鄉增添色彩。
保留人力三輪車,不僅僅只是我個人的一種良好願望,相信也是許多老中山及廣大市民和海外僑胞的願景,希望中山這一或更多傳統有特色的人文風貌能很好地得到維護和傳承,我們的故鄉記憶只會越來越豐富多彩。
中山的人力三輪車(中山網 繆曉劍攝)
維多利亞市的人力三輪車